我们清楚,要是单位拖欠债权人工程款,债权人催款无果时,能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偿还欠款。那么,拖欠工程款的起诉流程究竟该怎么走呢?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是为您梳理的最新拖欠工程款起诉流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一、精准把握诉讼时机
企业应当找准起诉的最佳契机:
当工程款被拖欠,且涉案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并签字盖章;或者在建工程出现拖欠甚至严重拖欠的状况时,就应当迅速、准确、果断地运用法律手段,避免陷入被动起诉的局面。
二、拖欠工程款起诉详细流程
1. 审慎选择被告
在提起诉讼时,可选择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方式的任何一方或多方当事人作为被告。选择的首要准则是确保被告具备 “支付能力” 。
2. 充分准备证据资料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由于周期漫长、投资巨大,且大多包含隐蔽工程,专业性极强,合同法律关系错综复杂。一旦产生纠纷,业主方常常会以质量、工期等问题进行反索赔抗辩,这无疑增加了诉讼的难度。所以,在诉讼前务必投入大量精力收集、整理和分析证据资料,要站在被告和法官的视角,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剖析,做到 “知己知彼”,切不可盲目起诉。
3. 合理确定诉讼请求
自《合同法》以及 2002 年 6 月 20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筑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6 号(以下简称《批复》)实施以来,各地已有诸多判例表明,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能够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请求提出。因此,为实现诉讼后利益的最大化,当事人在提起拖欠承包工程款诉讼时,最好同时主张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4. 明确诉讼请求范围
通过对大量案件的分析发现,当事人提起诉讼时,诉讼请求往往仅包含工程款和(或)利息,以及案件诉讼费,很少涉及违约金、律师费、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但在诉讼过程中,只要当事人能够提供有效证据,法院通常会支持上述损失和实际费用的诉求。承包方较少提出违约金、律师费等诉求,主要是因为在当下 “买方市场” 的环境下,承包方觉得发包方只要支付了工程款就已实属难得。然而,在建筑市场利润率持续走低的形势下,承包方必须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重视诉讼保全在诉讼中的关键作用
怎样确保诉讼胜诉后,自身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实现呢?关键的一步是要在诉前或诉讼过程中采取诉讼保全措施。那么,什么是诉讼保全呢?它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开始后,或者诉讼开始前,为保障将来判决能够顺利执行,对当事人争议的财产或者与本案相关的财产依法采取的各类强制性保护措施的统称。在诉讼实践中重视财产保全措施,其目的就是确保判决生效后能够顺利执行,从而真正实现胜诉方的合法权益。否则,法院的生效判决可能会沦为无法执行的一纸空文,当事人因胜诉而应得的利益也将无法兑现 。
四、巧妙运用工程鉴定技巧,争取有利鉴定结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 “证据规则”)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提出鉴定的时间应在举证期限内。这就涉及到提出鉴定的时机以及是否需要进行鉴定的技巧问题。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 若是招标中标的工程,无论采用何种计价方式,只要合同已明确约定价款一次性包死,就可视为工程造价已确定,一般无需再申请工程鉴定。
- 在争议发生前,双方已共同委托工程鉴定机构进行造价审价,或者一方委托的造价审价结果已得到另一方书面认可的,通常无需再次申请鉴定。
- 双方已就工程款达成协议,而发包方存在延迟付款情况的,可不申请鉴定。
- 可提前准备好工程款鉴定申请书,在庭前交换证据时,若发现发包方提出的工程款数额与自己核算的相差悬殊,就必须当庭提出鉴定申请;若数额相近,则可暂不提出。因为是否提出鉴定以及由谁先提出鉴定,不仅关系到鉴定费的预付问题,还会影响案件的诉讼时长。一方面,鉴定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另一方面,鉴定过程存在不确定性。从承包方实现债权的时间和利益角度考虑,应当学会巧妙运用鉴定技巧。此外,一旦承包方提出鉴定申请,就必须积极、及时地准备并收集完整的证据材料,如设计图纸、施工资料等,尤其是对己方有利、能够增加工程造价的双方签证资料,以及在履约过程中涉及工人工资上涨、材料价格波动等相关资料,及时提交给鉴定机构,以确保工程鉴定结果对己方有利。
丹东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地级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交汇处,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它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 123°22′至 125°42′ ,北纬 39°43′至 41°09′,市域总面积 1.52 万平方千米。截至 2022 年末,丹东市常住人口 205.4 万人,下辖 3 个市辖区、1 个自治县,代管 2 个县级市。
丹东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东北部为长白山余脉,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高达 66% ,森林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辽宁重要的生态屏障;西南部为辽东半岛丘陵,地势较为平缓,沿海地区有少量平原。气候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较为温和,夏季凉爽宜人,年平均气温 9℃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 800 – 1200 毫米之间,降水充沛,空气湿润,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境内主要河流有鸭绿江、浑江、叆河等,鸭绿江作为中朝界河,全长 795 公里,在丹东境内流长 210 公里,江水清澈,两岸风光秀丽。
丹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丹东地区就有人类活动。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秦统一六国后,仍属辽东郡。西汉时期,属辽东郡西安平县。东汉时期,属玄菟郡。三国时期,属魏国平州辽东郡。两晋时期,先后为高句丽、鲜卑等民族占据。南北朝时期,属高句丽。隋朝时,属辽东郡。唐朝时,属安东都护府。辽代时,属东京道。金代时,属东京路婆速府。元朝时,属辽阳行省。明朝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清朝时,属奉天府。1949 年,安东市(今丹东市)隶属辽东省。1954 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安东市隶属辽宁省。1965 年,安东市更名为丹东市。
在经济发展方面,丹东是一个工业、农业、商贸和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城市。2022 年,丹东市地区生产总值为 854.4 亿元,同比增长 2.2%。工业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仪器仪表、医药化工等产业为主,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较为突出,拥有一批规模较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农业方面,丹东是中国草莓、板栗、蓝莓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地,特色农产品畅销国内外;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丹东还是中国对朝贸易的重要窗口,边境贸易活跃。近年来,丹东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同时,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如物流、文化旅游、金融等,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丹东交通便利,是连接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铁路方面,沈丹铁路、丹大铁路、凤上铁路等贯穿全境,丹东火车站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的重要铁路枢纽,每天有多趟列车往返于丹东与沈阳、大连等城市;公路方面,丹阜高速、鹤大高速、丹锡高速等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丹东浪头国际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为丹东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丹东港是中国最大的边境港口,与国内外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货物吞吐量逐年增长。
丹东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鸭绿江断桥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它横跨鸭绿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重要通道,如今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热门旅游景点;凤凰山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以险峻著称,被誉为 “国门名山”“万里长城第一名山”,山上怪石嶙峋,景色秀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登山探险;青山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森林茂密,溪流潺潺,有 “西有九寨沟,东有青山沟” 之美誉,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虎山长城是明长城东端起点,位于丹东市东北鸭绿江畔,隔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州相望,登上长城,可俯瞰鸭绿江两岸风光。此外,丹东还有大鹿岛,岛上自然风光优美,海鲜美食丰富,是夏日度假的热门选择;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专题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史料,生动地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
丹东,这座充满魅力的边境城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不断前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